广东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的重要指示精神、农业农村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深远海养殖发展的意见》以及广东省委、省政府重要决策部署要求,践行大食物观、“两山”理论,以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为切入口,深入实施海洋强国、农业强国战略,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1月17日,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黄坤明书记召开书记专题会议,研究推进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明确由广东省委农办、省农业农村厅牵头抓总,强调要把“近海腾出来布项目,搞建设,布生态,大力发展深远海养殖”。4月10日~13日,习总书记莅临广东考察,首站来到位于湛江市东海岛的国家863计划项目海水养殖种子工程南方基地,深刻指出:中国是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保障粮食安全,要树立大食物观,既要向陆地要食物,也要向海洋要食物,耕海牧渔,建设海上牧场、“蓝色粮仓”。种业是现代农业、渔业发展的基础,要把这项工作做精做好。要大力发展深远海养殖装备和智慧渔业,推动海洋渔业向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转型升级。这番讲话赋予了广东海洋渔业新的使命,指明了新的方向。广东拥有全国最长的海岸线4084公里、第二大的海域面积42万平方公里,八大湾区内生物资源丰富,光热条件好,全年适合海水养殖,复养率高。◆ 一是着力抓种业攻坚。培育出我国第一个石斑鱼杂交新品种——虎龙杂交斑,首个走出国门的贝类新品种——“南澳金贝”,南美白对虾新品种成功打破国际垄断。海水鱼苗产量占全国逾40%,居全国首位,依托“粤强种芯”工程,培育了一批海水优势鱼种,包括金鲳、南海硇洲族大黄鱼、军曹鱼、花鲈、石斑鱼、章红、赤嘴鮸等。◆ 二是着力抓装备研制。聚集了一批实力较强的海洋养殖装备设计制造单位,包括广州能源研究所、南海水产研究所、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等科研单位,以及中船、广船、中集等装备制造单位。广东最早实现重力式深水网箱国产化,目前广东省有4874个重力式深水网箱,4个桁架式养殖平台,在建4艘10万吨级养殖工船。◆ 三是着力抓产业融合。加快实施品牌强农战略,制定首套预制菜标准体系,创造性提出“年鱼经济”,2022年水产品预制菜规模168亿元、占全国17%。◆ 四是着力抓富民增收。坚持“大渔带小渔”,发展“龙头企业+合作社+渔户”等模式,让渔民通过众筹、入股等方式参与养殖,获得更多收益。广东省153家水产类龙头企业带动48万户农户,户均增收1.5万元。◆ 五是着力抓生态发展。以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为切入点,坚持“疏近用远、生态发展”,推广绿色环保新材料、新装备。建立和推广陆海接力精准高效养殖模式,发布绿色生态养殖标准,探索“海洋牧场+海上风电”等立体开发模式,促进海洋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下一步,广东省将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的部署,特别是马有祥副部长的重要讲话精神,全力推动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深入实施“深蓝种业”工程,集中开展抗风浪网箱等海洋养殖配套装备技术攻关,创新支持新产业、新模式,打造新型经营主体“雁阵”,以更加扎实有效的举措推动海洋渔业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转型升级,发挥粮食安全重要压舱石作用,打造“蓝色粮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