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中心
协会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 > 协会动态
广东阳江:在耕海牧渔中闯出新路

仓廪实,看深海。


地处南海之滨的阳江,全面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抢抓海洋经济发展机遇,创新海洋空间综合利用思路,拓展深远海立体海域开发利用,加快推进“海洋牧场+海上风电”融合发展,大力支持沿海县全产业、全链条推动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推动现代高效农业和新能源产业跨界融合发展,把海洋资源优势转换为发展优势,着力打造高质量发展“粤海粮仓”,唱响“海洋牧歌”。

高起点规划,推进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


阳江高标准完善海洋牧场建设规划,聘请省城乡规划设计院、南海水产研究所规划编制阳江市现代化海洋牧场规划,谋划推进海洋牧场项目“34715”工程,即3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4个海洋牧场产业园、7个渔港综合建设项目、15个陆基配套产业园。谋划了海洋牧场项目21个,总投资203亿元。争取3年内新增重力式深水网箱700个,总数量突破1500个,建设桁架类大型智能养殖装备6台。


阳江还特别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林鸣等国内知名专家为阳江出谋划策,为阳江量身打造了海工防护超大型深远海海洋牧场项目。制定了1个总体研究和12个专题研究计划,先后召开了3次论证和征求意见会,开展项目前期论证工作。邀请交通运输部原总工徐光、中国工程院院士包振民等28名专家组成的评审团队,组织召开了试点项目论证中期成果咨询评审会。


目前,阳江已建立的3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数量占全省20%;总面积684.4平方公里,占全省的55%。其中阳西青洲岛风电融合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列入第五批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名单,面积497.3平方公里,是现有获批的最大的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南鹏岛海域中广核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列入第七批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名单,面积119.1平方公里。


深远海养殖,拓展耕海牧渔发展空间


阳江大力发展重力式深水网箱,推动近海养殖向深远海转移。今年以来,依托海岛避风、中转等功能,对原有的大镬岛、双山岛和青洲岛三个网箱养殖基地进行了规模拓展,上半年新建成90-120米周长的重力式深水网箱46口,全市重力式深水网箱达到866口,年产量超10万吨、产值超30亿元。


海面上,钢铁巨人转动叶轮,把海风转化为绿电。海面下,鱼种养殖情况实时回传至智慧平台,解决了深远海养殖无人值守与看护的难题,使绿色渔业进一步挺进深海。前不久,阳江明阳海洋渔业研发了全球首台“导管架风机+网箱”渔风融合一体化装备,完成了海上安装,开展了投苗养殖试验。


作为广东海上风电发展的重要基地,阳江推动“海洋牧场+海上风电”融合发展,创建了青洲、南鹏岛两个渔风融合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将现代化海洋牧场和风电竞配一同谋划,调动三峡、华电、中广核等央企的积极性,加速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


同时,推进重力式多边链柔性深海智能网箱养殖项目、桁架式升降养殖网箱(联塑LESSO L001)、加强型重力式深水网箱等试点项目在阳江落地试验。该项目建设10平方公里的大规模养殖基地,计划投资80亿元,建成后预计水产品年产量可达100万吨,产值190亿元,将推动全省乃至全国渔业发展实现革命性变革。


突出海水种业,打造现代化海洋牧场全产业链

海水种业是海洋养殖的“芯片”,是发展现代化海洋牧场的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2022年,阳西县海水种苗年生产量超400亿尾,产量约占全省的70%。当前全市海水种苗产业已初步打通种苗研发、繁育、推广等环节,正向着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为挺进“深蓝”提供“阳江芯”。


近年来,阳江培育壮大了恒生、金源、海元水产等一大批海水种苗孵化企业,全市从事海水种苗(鱼苗、虾苗、贝苗)孵化生产的企业1000多家(户),年产蚝苗45亿粒、虾苗50亿尾、海水鱼苗15亿尾,产量超过全省的三分之一。深化“合作社+农户”模式,谋划建设现代海水种业大型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市级现代化种业产业园,创建全国海水种业示范基地。编制阳江市种业基地详细规划,申报省级海水种业产业园。加强与南海水产研究所等科研部门的合作,争取建设南海特色海洋牧场鱼类遗传育种中心。


2022年阳江水产加工品总量19万吨,产值超40亿元。现有规模以上水产品精深加工企业9家,预制菜规模企业26家,已开发金枪鱼丸、水煮鱼、咖喱生蚝等50多种预制菜产品,年产量达8万吨,产值超23亿元,市场覆盖全国。


完善服务配套,加快海洋产业保障体系建

海洋产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类平台牵引带动和“护航”。



阳江发挥海岛支点作用,将沿岸、近岸、海岛、深远海一体谋划,打造近岸岛屿成为现代化海洋牧场中转、海上风电运维和后勤补给服务基地。加快推动渔港建设,培育一批冷链物流龙头企业,打造一批冷链物流仓储保障基地,建设海洋牧场陆基产业配套产业园,着力完善渔业现代化发展的基础设施,扎实推进渔港升级和港池航道疏浚项目建设,构建饲料加工、仓储物流、岸基港口码头、养殖装备制造维修等一体化的陆基保障体系。目前,已建有2个国家一级渔港(沙扒渔港、溪头渔港)、1个国家三级渔港(河北渔港)、1个群众性渔港(马村渔港)以及1个青草渡避风锚地。建设漠阳农批广东粤西水产交易市场,是融冷链、仓储、物流、批发于一体的的创新型智慧农海产品交易平台。


同时,鼓励多元投入,建立政府、企业和个人多元化投入机制,动员国有资本投入产业发展,支持有海洋旅游产业基础的民营企业投入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鼓励镇、村集体和渔民群众积极参与,形成央企国企带头、多方合力参与“海洋牧场+”建设的良好局面,为打造“蓝色能源+海上粮仓”提供坚实资金保障。


在金融服务方面,深化政银企合作对接,加强金融政策引领、结构性工具支持、金融产品服务优化,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模式,进一步降低海洋牧场融资成本;积极完善气象保险支撑体系,深入研究创新气象指数保险;强化海洋牧场保险保障作用,利用政策性险种和商业性险种保障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积极推动和开发商业性险种,构建包含海水养殖、海洋种业、海洋运输、加工保障等在内的保险产品服务,推动成熟险种适时纳入政策性保险,为现代化海洋牧场项目建设提高坚实的金融保障。


因海而兴,向海图强。乘着“打造海上新广东”的东风,阳江正加快发展步伐,向深远海进发,为现代化海洋牧场产业链的持续壮大注入活力。

来源:南方网摘选

电话:010-64333249 传真:010-64333249 邮箱:chinaycj@163.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中路60号远洋国际中心C 座1101室
版权所有:中国渔船渔机渔具行业协会 京ICP备050610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