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大水面生态渔业
推进渔业现代化建设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
近年来,吉林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和树立大食物观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总书记视察吉林时提出的“保护生态和发展生态旅游相得益彰,这条路要扎实走下去”的要求,以建设现代渔业为目标,通过扶龙头、树典型、强带动,促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着力打造大水面生态渔业和冬捕产业,全省近百个5000亩以上大水面无一荒芜,以查干湖为代表的集养殖、加工、餐饮、住宿、观赏、休闲、文化博览、产学研基地为一体的现代渔业园区初步形成,渔业现代化建设迈出坚实的步伐。主要做法是:
一、积极争取省委、省政府的支持,高位推动渔业发展
吉林省委书记景俊海就省农业农村厅报送的《关于大力推进全省渔业发展有关情况的报告》作出批示,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要求切实抓住发展机遇,加大工作力度,把渔业打造成全省现代农业的重要产业,使吉林省成为全国知名的绿色水产品生产基地。2021年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渔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发展现代渔业推进高质量发展的16条措施。《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首次以较大篇幅将渔业纳入其中,要求“积极发展现代渔业,培育壮大大水面增养殖、水产品加工及休闲渔业等”。从2020年开始省委1号文件连续将促进查干湖渔业发展写入重点内容,当地政府连续21年举办“中国吉林查干湖冰雪渔猎文化旅游节”,省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参加开幕式,同期举办相关论坛,提升影响力。
二、强化规划引领,三位一体顶层设计
一是注重总体规划。联合省生态环境厅、水利厅等部门制定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吉林省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规划》,打造绿色生产型、生态净水型、旅游观光型等多种发展模式,着力构建大水面生态渔业产业群。二是注重功能规划。32个渔业重点县市全部按期编制发布养殖水域滩涂规划,针对湖库等大水面,按照生态优先原则,合理规划养殖布局。三是注重区域规划。查干湖、松花湖等主要湖库均立足自身实际,制定了生态渔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模式、方向、目标和措施。
三、加速三产深入整合,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
一是发展优质水产品生产。不断优化鱼类品种结构,将大水面列入增殖放流重点区域范围,带动管理单位、企业投入,每年在各主要湖库投放鱼苗1.5亿尾以上。二是发展水产品加工。扩大大银鱼、池沼公鱼加工出口,扶持查干湖、哈尔淖等水库开发分割产品、罐制品,全省年加工规模达5000多吨,冬捕节期间查干湖加工分割、冷冻水产品近300吨,品种10余个,销往省内外。三是休闲渔业强劲发展。全省共创建省级以上休闲渔业示范基地51处,年休闲渔业产值30多亿元。松原、白城等地已经形成以查干湖、哈尔淖为代表的冬捕产业,通过开展冬捕、渔事体验、举办渔业节庆活动等,带动旅游、商贸、文教的蓬勃兴起,为吉林省西部“冬捕经济带”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强化基础建设,加快实现渔业现代化
一是狠抓标准化生产。推动2000亩以上大水面创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生态示范区,全省水产品“三品一标”认证达599个,其中有机食品20个,全部来自大水面,查干湖胖头鱼被评为全国名牌农产品。二是狠抓信息化管理。积极利用信息化平台,发展电商销售,查干湖每年2/3以上的产品实现线上销售。开展智慧渔场建设,查干湖1500亩良种繁育基地全部实现智能化管理。三是加强基础保障设施建设。将湖库渔业列为重点支持对象,建设标准化养殖基地、渔业码头、水产品加工及冷冻冷藏保鲜设施,配备现代化视频监控系统,提高基础保障能力。
下一步,吉林省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以本次会议特别是马部长讲话要求为指导,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为推进渔业现代化建设做出吉林贡献。
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杨大海
“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千万工程”实施20年来指引浙江渔区渔村发生了精彩蝶变,走出了一条产业兴旺、善治善成、渔区和美的渔业现代化新路子。
一、聚焦产业振兴,推动渔民共富
一是以“一条鱼”培育千亿全产业链。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向江河湖海要食物”重要指示精神,省委省政府将海洋渔业作为海洋经济强省的基础产业,按照“种业强基、设施增地、模式增效、绿色发展”总体思路,做大做强现代渔业产业链,全域实施健康和生态养殖示范区建设,打造深远海养殖集聚区,加快捕捞业提质增效,推进远洋渔业提能升级,推动阿里巴巴等投资主体参与渔业建设。2022年全省渔业一产产值1309亿元(占大农业1/3),成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最具活力的产业。二是以“一座港”承载城乡融合新平台。将“加快推进渔港经济区建设”写进省委1号文件。近10年来累计投入各级资金200多亿元建成以11个中心渔港为龙头的标准渔港体系。将国家级渔港经济区建设作为深化渔区“千万工程”的重要抓手,加快推进岱山、温岭等5个国家级渔港经济区建设,推动港产城村融合发展。三是以“一间房”拓宽渔村经营新路子。围绕开发好“一片海”,推进“小岛你好”海岛共富行动,通过“小岛迁、大岛建”,大力实施渔村万幢农房和村级闲置土地激活行动,做强“农房+渔旅”“土特产”和共富工坊等新业态,带动3万余名减船转产捕捞渔民就业,使渔民转得出、稳得住,渔民收入年均增幅达到8%,实现减船不减收、转业不失业。
二、聚焦和谐稳定,推动基层治理
一是加快推进“海上千万工程”。按照“千万工程”理念和方法谋划实施海上“千船引领、万船整治”工程。根据海洋捕捞渔船特点,突出“安全+”,融合“安全、环保、生态、智慧、美观、舒适”6大理念,制定23项建设内容和评价指标,统筹1.5亿渔业发展补助资金建成引领渔船1073艘、带动全省7000艘渔船设施整治改造,有力提升渔船本质安全水平,有效改善海上生产和生活条件,让渔民生产更安全、生活更有尊严。二是持续推进浙江渔场修复振兴。持续深化“一打三整治”,铁腕整治违法捕捞。“十四五”以来累计查处案件23035起,移送司法案件1485起、2353人,均居全国首位,近2年连续破获3起非法捕捞特大案件。实施全国最严的伏休监管,大力实施“减船转产”行动,探索实施限额捕捞,建设12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持续开展“生态修复百亿放流”行动,东海野生大黄鱼等资源呈逐步恢复趋势。三是全面实施涉海涉渔领域安全生产系统治理。构建党建统领、“四治融合”的渔区治理体系,培塑了“东海渔嫂”“海上枫桥”等基层治理特色品牌,夯实了基层渔船管理组织。深化国家渔船渔港精密智控建设试点,通过实施宽带入海、建设海上数字灯塔、制定26项制度规则,重塑管理流程、重构制度体系、重建责任体系,创新安全管理体制机制。实施三年行动攻坚,创新建立“1510”督导检查机制,压茬推进“春雷行动”、商渔共治等6大专项行动,确保海上安全形势稳定向好。
三、聚焦渔村和美,推动塑形铸魂
一是扮靓渔村美丽风貌。持续推进渔村人居环境全域整治提升,深化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实施“美丽渔村建设行动”,匠心打造“海上花园示范村”“渔旅休闲岛”,渔文旅主体达5000余家。百年捕捞渔村普陀樟州村通过发展海岛民宿,成为“一房难求”的网红打卡地,变“风景”为“钱景”。二是擦亮渔区生态底色。迭代升级“海洋云仓”治理模式,推进“一港一策”污染防治,全省63座二级以上渔港列入污染治理考核,1.1万艘大中型海洋渔船全部配备油污和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做到“垃圾不入海”。实施养殖网格化监管、海区保洁社会化服务,破解海上养殖乱围、岸上网具乱堆、生活污水乱排等难题,渔区渔腥味少了、海鲜味浓了。三是滋养渔村人文情怀。深入实施乡村文化振兴行动,持续加强渔文化挖掘传承和保护,举办渔文化主题的象山开渔节、岱山谢洋节和鱼桑丰收节等节庆民俗活动,不断提升社会经济价值,守护渔村文化根脉,打造有山有海有乡愁的渔区人文环境。
下一步,浙江省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千万工程”的重要指示和全国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现场推进会精神,认真落实此次会议和马有祥副部长的讲话要求,奋力扛起“两个先行”使命担当,深入推进“渔业强、渔区美、渔民富”,为推进渔业现代化建设提供浙江方案和浙江经验。
逐“绿”前行“链”上发力
打造千亿级稻渔综合种养富民产业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汪学军
近年来,安徽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树立大食物观重要讲话精神,牢记总书记在银川市贺兰县稻渔空间乡村生态观光园考察时的殷切嘱托,认真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将稻渔综合种养作为提升粮食及水产品可持续生产能力、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的重要抓手,助力破解国家“稳粮”、农民“要钱”、生态“增绿”等难题,在推动农业强省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2019年以来,全省稻渔面积连续4年保持新增100万亩以上,2023年增加84万亩,总面积717万亩,增量、总量暂居全国第1位、第2位,其中稻虾面积近700万亩,霍邱等9个县进入全国小龙虾30强。从当前种养主体反映看,预计今年稻渔亩均纯收入在1500-2500元之间,种养效益保持稳定,农民普遍感到满意。主要做法和成效体现在三个“聚力”方面。
一、聚力政策引领,扛稳粮食和水产品安全政治责任
稻渔综合种养是安徽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的一项重要工作,已经连续四年写入省委1号文件,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明确要求打造千亿级稻渔综合种养产业,稻田小龙虾已成为安徽省渔业的主导品种,年产量达65万吨,占水产品总量的25%,有力缓解了水产品稳产保供压力。2023年4月14日,安徽省委书记韩俊调研途经青阳县时,随机停车来到合心村,实地了解稻渔综合种养发展情况,要求各级因地制宜抓好稻虾等乡村特色产业。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出台了稻渔综合种养双千工程、百千万工程、持续推进全省稻渔产业高质量发展等系列文件,并纳入省委乡村振兴考核体系,每年邀请稻渔大县党委政府分管负责同志出席渔业专题会议,一年接着一年抓到位。在安徽省体量最大的六安市,稻渔面积由2015年的3万亩扩大到2022年的166万亩,带动水稻种植面积由569万亩增长到609万亩,增量40万亩。2019年以来,省级统筹资金3.4亿元,带动地方及社会投入40亿元,建成稻渔综合种养万亩片37个、千亩片379个,以及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4个、特色专业乡镇30多个、专业村200多个,发展大户1.2万户、专业合作社3000多家。
二、聚力补齐短板,夯实稻虾全产业链融合发展根基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坚持补齐加工短板,拉长产业链,打好增值牌,把小龙虾做成大产业,把好资源变成好商品,作为推进全省渔业现代化建设的着力点。2021年,在农、财两部共同支持下,建设总投资4亿元的江淮小龙虾产业集群,到2022年底,53个项目全部开工,完成验收30个,8个产业园区、23家规模加工企业辐射养殖基地300万亩,带动就业30万人,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达520亿元。2023年,举办地方性稻虾节庆活动27场,注册小龙虾区域品牌28个、渔米品牌97个,在中国地标节组委会、《品牌观察》杂志社《国家地理标志小龙虾品牌价值排行榜》上,合肥龙虾品牌价值395.27亿元,排名全国第3。当前,安徽小龙虾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持续提升,打造出合肥“中国淡水龙虾之都”、霍邱“中国生态稻虾第一县”、无为“中国生态小龙虾之乡”等一批“金色招牌”,稻渔全产业链正在加速形成。
三、聚力基础服务,筑牢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支撑
注重与相关部门协同配合,统筹各方力量强化稻渔产业的指导服务和措施落实。一是加强种业创新。建成2个省级小龙虾良种场、430处规模繁育基地,江淮水系小龙虾良种生产体系基本建立,整体上实现了苗种自给自足。芜湖盛典公司与上海海洋大学合作开展良种选育攻关,现有的第三代小龙虾个体更大、尾肉更多、品质更好,奠定了新品种的培育根基。二是加强技术创新。坚持“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为根本前提,探索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攻关和模式创新,其中霍邱县原生态无环沟(平板式)繁养一体稻虾、定远县“稻田+小龙虾+罗氏沼虾连作”入选2023年全国重点推广水产养殖技术模式。三是加强金融服务。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将稻渔产业纳入渔业油价补助、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支持范围,与中国渔业互助保险社、国元农业保险等公司合作,推出多项小龙虾价格指数保险政策,与农业银行、邮储银行等10多家金融机构签订银企协议,多渠道为稻渔产业链上下游主体提供金融服务。
下一步,安徽省将认真贯彻落实这次会议和马有祥副部长的讲话要求,学习借鉴兄弟省份先进经验,积极主动履职尽责,坚持“种养一起抓、粮渔一起抓、头尾一起抓”,推动稻渔综合种养全产业链建设,让“徽字牌”的稻渔产品兴一方产业,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为加快建设渔业强国展示更多安徽担当、贡献更多渔业力量。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宋文华
山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大力发展深海养殖装备和智慧渔业,推动海洋渔业向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转型升级”重要指示和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山东省海洋科技和渔业资源优势,在农业农村部等部委大力支持指导下,坚持高位推动、创新驱动、多元联动,加快推进渔业现代化步伐。目前,山东拥有国家级水产原良种场18家、水产新品种61个、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16家、国家级海洋牧场67处、国家级渔港经济区4个,2022年水产品产量881.3万吨,渔业经济总产值4413亿元,渔民人均纯收入26385元。
近年来,山东锚定向深远海进军,把深远海养殖作为渔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坚持科技创新、模式创新、政策创新,统筹谋划,集成推进,探索形成重力式深水网箱、管桩围网、桁架类大型养殖网箱、养殖工船等四类深远海主要养殖方式,已建设重力式深水网箱2200余个,大型深远海养殖装备26台(套),养殖水体达240多万立方,年可提供优质海水鱼4万吨。
一、坚持科技创新,着力破解深远海养殖“卡脖子”难题
强化融合创新,充分发挥山东省海洋科技力量强、专业门类齐全、人才有效聚集、企业经济实力雄厚等优势,整合渔业、海洋、机械、材料、能源、信息、养殖等科研力量,创造性地研发了钢质可移动坐底式、半潜式、全潜式网箱和养殖工船、活鱼运输船等新装备,龟甲网衣、水下洗网机器人、吸鱼泵等新材料、新设施,为向深远海进军奠定了设施装备基础。强化智能化管理,针对深远海养殖海况复杂、工作条件艰苦、安全风险大等问题,山东把智能化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推动数字与装备融合发展,研发了深远海大型网箱大数据管理系统,对养殖数据、环境数据、设备状态、安全状态、海域情况等五个主要模块进行全程监控,实现了智能投喂、预警预报、水质评估、主动式养殖专家服务等智慧化养殖管理。目前,1个大型网箱仅需4名工人轮班操作,就可满足生产需要。强化种质创新,为解决北方深远海适养高价值品种少、生长周期短的困境,山东遴选了26家水产种业领军企业进行重点支持,科企联合攻关,选育许氏平鮋、花鲈、斑石鲷等适养抗逆品系,开展大西洋鲑繁育技术攻关,开创全球温暖海域养殖三文鱼的先河。下步将重点围绕三文鱼良种选育、苗种孵化、大规格苗种培育、装备研发、疫苗、饲料等开展全链条创新,打造我国重要三文鱼海上养殖基地。
二、坚持模式创新,推进深远海养殖多业态融合发展
近年来,山东坚持陆基、近海与深远海,公司与农户,南方与北方,繁育与养成,统筹谋划,全链条推进,积极探索了符合山东特点、多元融合发展的深远海养殖路径和模式。“经海”系列智能网箱打造了“海工+牧场”和“大渔带小渔”产业融合发展模式;“蓝钻系列”大型生态化围栏,通过“陆海接力”养殖模式,实现了石斑鱼等名贵品种“南鱼北育、南鱼北养”;“国信1号”养殖工船,首创“游弋舱养”模式,为世界深远海养殖提供了“中国方案”;“耕海1号”开创了“蓝色粮仓+蓝色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为全国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案例。
三、坚持政策创新,凝聚深远海养殖发展合力
先后出台《关于支持海洋牧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关于实施财政资金股权投资改革试点的意见》,正在研究制定《促进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进一步整合发改、财政、科技、工信等多部门项目资源,着力形成向深远海进军的合力。认真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等8部委《关于加快推进深远海养殖发展的意见》和全国深远海养殖发展工作推进会议精神,进一步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积极探索联合监管机制,优化海域使用、环境评价、检验登记等审批流程,形成齐抓共管的监管格局。
下步,山东省将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和马部长讲话要求,学习借鉴兄弟省市的好经验、好做法,锚定建设现代渔业强省目标,坚持陆海联动,开拓创新,推动渔业标准化、生态化、智能化、集群化发展,为渔业现代化贡献山东力量。
扛起水产大省责任
全力推进渔业现代化
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厅长蒋星华
湖北农业因水而兴、因渔而名。近年来,在农业农村部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全省农业农村系统扛稳扛牢稳产保供政治责任,有力有效推进现代渔业发展。2022年淡水水产品总产量500.42万吨,连续27年居全国第一,为保障“菜篮子”安全有效供给做出了湖北贡献。
一、坚持生态优先,推进绿色发展
贯彻新发展理念,进一步擦亮湖北渔业绿色底色。一是规范发展稻渔综合种养。推进“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稳粮增效、粮渔共赢、生态环保”,2022年全省稻渔面积802万亩,稻渔水产品产出近100万吨。二是大力发展现代设施渔业。推广循环水工厂化、陆基工程化、池塘设施化等现代养殖方式,打造渔业经济新增长极,全省设施渔业规模达到686万立方米。三是积极发展大水面生态渔业。全省39个县市运用现代化经营理念和手段,组建国有平台公司实行统一经营管理,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带动集体经济发展。四是强力推进水产养殖尾水治理。编制专项规划,全面推行“三池两坝”、复合人工湿地等治理模式,已改造治理连片养殖池塘157.8万亩,累计投入资金13亿元。
二、坚持创新驱动,推进高质高效
依托科研优势,推动品种、技术、装备等研发创新,促进渔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做强种业“芯片”。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培育出19个水产新品种,攻克黄鳝全人工规模化繁育技术,开展长江野生鱼驯化繁育“6条鱼工程”,长江“刀鱼”首次实现人工养殖成功,创建国家级水产原良种场12家,年繁育水产苗种1300余亿尾。二是做优特色品种。坚持“一品一业”,特色品种集群发展,小龙虾产业链总产值达到1465亿元,黄鳝产业链总产值突破100亿元。三是做实数字赋能。建立虾稻产业大数据中心,定期发布小龙虾价格指数。建设渔业科技超市,打造全产业链的云服务体系。建立设施渔业视频管理与水质在线监测系统,提升现代管理手段。建设全省禁渔监管“天网工程”,禁捕水域实现人防、物防、技防一体化。
三、坚持高质发展,推进产业升级
省领导担任特色淡水产品产业链链长,出台“虾十条”“鳝七条”等支持政策,推进产业加速升级。一是加工强链。每年安排2亿元项目资金,支持加工企业技改扩规,水产品加工能力突破260万吨,加工产值近600亿元。二是品牌延链。举办湖北农博会、潜江龙虾节、仙桃黄鳝节等活动,全力打造潜江龙虾、仙桃黄鳝、鄂州武昌鱼、荆州鱼糕等区域公共名牌,潜江龙虾品牌价值达到350.8亿元。三是业态补链。加快水产品产地批发市场、交易中心和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大力发展直销、团购等新业态,建成各类水产品交易市场300多个。全省休闲渔业经营主体6733个,年接待1241万人次。
四、坚持养护资源,推进人水和谐
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求,扎实推进长江禁捕,切实加强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一是坚持不懈打好长江禁渔持久战。对退捕渔民实施“不断线”的跟踪服务,全省32226名退捕渔民实现应退尽退、应保尽保、应转尽转,渔民生活安稳向好。全面建立常态化执法监管机制,983名“江段长”、3455名“岸线长”、1884名“巡护员”盯死看牢重点禁捕水域,禁渔秩序持续向好。二是稳妥推进禁捕湖库增殖渔业资源利用。坚持系统思维、整体观念,有计划、有限制、有标准地推进利用工作,5个湖库圆满完成试点工作,回捕水产品1460万斤,收益8342万元,鲁湖、保安湖水质从四类上升到三类,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共赢。三是全面加强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迁移长江江豚34头,助力江豚迁地保护和全人工驯养繁殖研究。开展中华鲟子一代征收行动,回收民间散养中华鲟子一代817尾。武汉市策划“数字江豚”项目,为长江旗舰物种保护探索了新路径。科学有序增殖放流,累计放流水生生物苗种80多亿尾,放流中华鲟子二代150多万尾。长江监利段“四大家鱼”卵苗发生量从2017年的不足1亿尾提升到2022年的78.7亿尾。
下一步,湖北省将认真贯彻此次会议和马部长的讲话要求,持续发力,久久为功,进一步推进渔业现代化建设,为乡村全面振兴贡献更多力量。
聚焦海洋牧场 打好种业攻坚战
加快推进渔业现代化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高庆营
今年以来,广东省作为渔业大省,在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发展水产种业方面的动向备受瞩目,工作备受关照。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作出了“耕海牧渔,建设海上牧场、‘蓝色粮仓’”、“做精做好种业,大力发展深海养殖装备和智慧渔业,推动海洋渔业向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转型升级”等重要指示,点题“海上牧场”和水产种业。农业农村部紧跟核心,高位谋划,牵头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深远海养殖发展的意见》,有力指导产业发展。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在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百千万工程”中,以这两项工作为突破口,向海洋进发,推动广东渔业现代化建设取得新成效。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下,在农业农村部的关心支持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广东省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多点开花、加速推进。已新建成重力式深水网箱397个,全国首台、广东制造的自升式桁架类网箱,广东首个3万立方智能渔业养殖平台“海威2号”以及全国首个风渔融合智能化养殖平台均已下水投产。一批“加强型重力式深水网箱”下水布设,抗风浪能力提升40%以上,形成装备技术有力支撑。水产种业持续保持领先。各类水产苗种产量继续稳居全国首位。今年以来重点发力海水种业,培育出的金鲳鱼新品系“鲳丰1号”,选育苗种平均体重提高23.56%-24.88%,培育出的南美白对虾突破性新品种,打破国外“卡脖子”技术垄断;相继突破大黄鱼、石斑鱼、黄金鲹、章红、黄唇鱼人工繁育技术,并从中挖掘深远海养殖潜力品种;攻克绿鳍马面鲀工厂化育苗技术,启动金枪鱼、锦绣龙虾等一大批高价值适养品种攻关,以育种强芯壮大海水养殖产业规模。
成效的取得离不开有力的举措。在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中,广东省着力抓好“五个高”:
一是高起点抓好统筹谋划。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今年以来,黄坤明书记亲自部署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王伟中省长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化海洋牧场和深远海养殖。今年3月、10月,省委、省政府领导两次组织召开广东省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推进会。今年9月,经省政府同意,印发了《加快海洋渔业转型升级促进现代化海洋牧场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编制省市各级发展规划,以高位推动凝聚各方合力,以顶层设计指导实践探索。
二是高规格提供要素保障。将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施、水产苗种繁育基地纳入设施农业用地管理,在不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并落实耕地“占补平衡”的前提下,可使用一般耕地。建立项目联审机制,鼓励连片聚集的整体项目“打包”开展项目用海环评,下放海洋牧场项目环评审核审批工作,豁免部分海洋牧场项目环评。创新海洋产业园开发模式,实现“拎包入住”“拿海即开工”。
三是高效率推动项目落地。完善各层级项目储备机制,建立项目推进“周研究,月督促”工作机制。截至9月底,14个沿海市2023年可开工建设项目达56个,预期总投资242.98亿元。
四是高质量发展金融保险。推出“海洋牧场贷”专属信贷产品。截至9月底,省内主要银行机构累计授信约397.07亿元,贷款金额约379.65亿元。2023年1-8月海水养殖保险方面,为617户次海水养殖主体提供15.9亿元风险保障,覆盖存量网箱数量近30%,较往年提高20个百分点。
五是高水平建设开发平台。8个市共成立11家隶属于国资委的一级开发平台,整合本地资源,通过项目对接会等方式,招引中农发集团、省农垦集团、港航集团等央企、省属国企专门开辟现代化海洋牧场业务,推动首批项目落实落地。
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发展现代渔业,都离不开种业支撑。在“育种强芯”方面,广东省着力抓好“三个体系”:
一是健全现代管理制度体系。推进广东省水产苗种管理立法,加强水产引种与种苗生产监管力。制定《广东省现代化海洋牧场种业发展攻坚行动方案》,科学推进重点项目落实落地。改革种业科研资金管理机制,对全省水产种业项目实行“一张表”管理,精准、稳定支持种业攻关,对种业持续发力。发挥种业科技特派员作用,依托产业需求提升技术、政策推广力。
二是优化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体系。谋划建设“广东省海洋水产种质资源库”,搭建统一开放的资源共享平台。强化水产品种种质资源创制与遗传育种研究,着力建设水产遗传育种中心,以及种质资源鉴定评价中心及性状测试基地。在前期水产种质资源普查基础上,组织编制普查报告,为广东省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提供有力支持。
三是打造“保育繁推”创新发展体系。在空间上突出“集聚”,建设国家现代化海洋牧场(南方)种业基地、种业创新产业园,打造现代化种业产业集群。在产业拓展上突出“联合发力”,集结全国优秀研发团队力量开展深远海养殖重点品种攻关,打造现代化海洋牧场种业攻关基础平台。培育一批“育繁推一体化”种业“头雁”企业,推动“产学研”体系建设和科研成果转化,合力打造广东现代化海洋牧场种业的“南繁硅谷”。
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副主任莫杰
长江禁渔,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全局计、为子孙谋的重大决策。重庆地处长江上游和三峡库区腹心,实施好长江十年禁渔,对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保障国家生态安全意义重大。总书记有号令,党中央有部署,重庆见行动。全市各级各部门锚定“一年起好步、管得住,三年强基础、顶得住,十年练内功、稳得住”总体目标,担当作为、精准施策,有力有序推进各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目前,全市退捕渔民安定有序,动态实现就业、参保100%目标;禁捕秩序稳定向好,非法捕捞案件数下降31%;水生生物多样性呈现恢复趋势,长江监测鱼类较禁捕前增加13种,资源量增长147%。
一、健全长效机制,推动工作体系由“条块”向“协同”转变
强化制度设计,优化工作机制,着力夯实禁渔政策基础。一是完善法规制度。率先出台休闲垂钓管理办法,及时制(修)订禁用渔具名录、市级保护动物名录,加快推进市政府出台水生生物保护管理办法,搭建禁捕制度“四梁八柱”。二是压实主体责任。常态化开展暗查暗访,以“发现问题整改率”为核心指标,斗硬考核区县党委政府,确保责任、措施、效果“三到位”。三是推进纵向贯通。推动将违规垂钓执法授权乡镇,将日常巡查纳入村社事项清单,打通监管“最后一公里”。四是实现多跨协同。与川鄂湘贵4省签订交界水域合作协议,健全农业农村、公安、市场等多部门联动机制,建立省际渔政工作站4个、长江禁渔警务联络室7个,努力消除管理“盲区”。
二、强化能力建设,推动监管手段由“人防”向“智防”升级
将长江禁渔纳入“数字重庆”建设。重庆抢抓机遇,强化信息技术运用,以算力换人力,以智能增效能。一是加强队伍装备建设。全市现有执法人员828人、执法船艇155艘、执法车辆105台,较禁捕前分别增加93%、158%、31%。二是更新智能化辅助终端。一线执法人员、巡护员人手一台,实现检查记录自动生成,执法数据后台分析,一般工作“不填报表、不写总结”,切实减轻基层负担。三是开发“长江禁渔在线”应用。创新运用“物联+AI算法”,将979个沿江高清视频监控、363套“云广播”、50架无人机接入系统,实现自主巡江、自动预警、人机联动、流程闭环。2023年,平台获取违法线索占全市案件来源37%。
三、走好群众路线,推动禁捕管理由“专管”向“共管”拓展
长江禁渔点多、面广、战线长,仅靠职能部门难以管好,需要全社会广泛发动、汇集力量、共治共管。一是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召开“三年强基础”新闻发布会,举办水生生物保护暨渔文化巡回展。累计发送禁渔短信1.6亿条,各类媒体报道3000余次。二是畅通公众监督渠道。实施有奖举报制度,累计接报1621件,兑现奖励22.7万元。三是建全网格责任体系。组建护渔队伍41支、1509人,依托河长制明确网格管理员1.3万人,将全市1.8万公里禁捕河段划片包干。四是发挥行业自律作用。成立市休闲垂钓协会,实名登记14万余人,引导广大钓友安全、文明、生态垂钓。
四、统筹保护发展,推动目标导向由“禁渔”向“治渔”深化
长江禁渔,禁的是渔,保护的是生态,满足的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重庆坚持“两手抓”:一方面,全力抓保护。推进水产种质资源库建设,胭脂鱼、岩原鲤保种繁育水平居全国前列,年增殖放流鱼类1500万尾以上,建成鱼类救护中心4个,督促81个涉渔工程落实生态补偿措施。另一方面,统筹促发展。持续做好退捕渔民就业帮扶,全覆盖落实社保政策。拓展水库生态渔业空间,新增养殖面积13.5万亩,年产量增加1.25万吨,有效弥补长江禁渔后市场供给缺口(2019年,全市捕捞产量1.5万吨)。大力发展休闲垂钓产业,2022年全市休闲垂钓产值23.4亿元、经营主体1.16万个、接待494.8万人次,较禁捕前分别增加46.5%、33.3%、53.6%。
下一步,重庆将持续深学笃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本次会议和马有祥副部长的讲话要求,进一步强化“上游”担当、力争“上游”水平,在禁捕、保护、发展上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不断推进重庆市长江十年禁渔和美丽重庆建设走深走实,加快再现水清岸秀、江美鱼丰的生态画卷。
来源:中国渔业报